醫藥化工廢水處理相關工藝分析(下)
2022-01-23 來自: 環保水圈 瀏覽次數:219
三、主要設施設計參數
1、酸化池:1 座,設計尺寸3.25m×1.5 m×3.0 m,有效水深2.7 m,HRT 為13 h。池內投加硫酸藥劑,為了使硫酸與廢水充分混合,池底設置UPVC 穿孔曝氣系統一套。
2、Fe/C 微電解池:1 座(分為兩格),設計尺寸2.75 m×3.0 m×3.0 m,有效水深2.5m,HRT 為20 h。
池底部設置UPVC 穿孔曝氣系統一套。池內裝有鑄鐵塊擺設成的蜂窩狀填料,在酸性條件下,鐵與炭之間形成無數個微電流反應器,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
3、中和池:1 座,設計尺寸3.25 m×1.5 m×3.0 m,有效水深2.3 m,HRT 為13 h。池內投加石灰調節廢水pH 至強堿性,去除廢水中帶有的鐵及亞鐵離子,為后續鼓氣吹氨做準備。池底設置UPVC 穿孔曝氣攪拌系統一套。
4、曝氣池:1 座,設計尺寸2.5 m×2.5 m×4.0 m,有效水深3.2 m,HRT 約為18.7 h。池底設置UPVC穿孔曝氣攪拌系統一套。
5、絮凝沉淀組合池:1 座,設計尺寸1.5m×2.5m×5.0 m,有效水深4.0 m,有效容積15m³,絮凝沉淀池分為三格,前兩格分別投加PAC 和PAM,通過曝氣攪拌,產生絮凝混凝反應,將廢水中膠體及固體懸浮物凝結成較大顆粒后在沉淀池內進行固液分離。沉淀池表面負荷為0.4 m³/(㎡˙h)。
7、砂濾器:1 座,Q235 鋼結構。設計尺寸D1.0m×2.5 m,有效容積為1.8m³。設計上升流速10 m/h,設備中裝有粗、中、細石英砂填料,能有效地去除廢水中微小顆粒物質。
8、催化氧化塔:1 座,Q235 鋼結構。設計尺寸D 2.0 m×6.0 m,有效容積為17.5m³。設備中裝有活性炭填料,塔底設有曝氣盤。通過雙氧水氧化(投藥量:15 mL/L 廢水)、活性炭吸附等作用,將廢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或將有機物直接氧化分解成CO2和水,較好地去除廢水中的COD,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9、A/O 生化池:1 座,其中A 池設計尺寸3.0 m×3.0 m×4.0 m,有效容積31.5 m³,HRT 為30 h,容積COD 負荷0.38 kg/(m³˙d),內設潛水攪拌及彈性彈料18 m³;O池選用接觸生物氧化池,設計尺寸3.0 m×4.5 m×4.0 m,有效容積47m³,HRT 為50 h,COD 容積負荷0.52 kg/(m³˙d),內設復合填料27 m³,采用微孔曝氣系統,氣水比60∶1。
10、沉淀池:1 座,設計尺寸1.5 m×3.0 m×5.0 m,有效容積為14.5m³,表面負荷為0.44m³/(㎡˙h)。沉淀池與A/O 生化池間設置污泥回流系統,將沉淀池中污泥打入缺氧池。
11、污泥池及壓濾機:1 座,設計尺寸1.5 m×3.0 m×3.0 m,有效容積11.2m³。污泥池分為兩格,一個用來接納絮凝沉淀池中的污泥,另一個用來接納二沉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污泥在污泥池中進行濃縮后,采用板框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泥餅外運處理,濾液自流進入調節池。
四、調試與運行
采用接種馴化的方式培養活性污泥,能大大縮短培菌時間,有利于整個生化系統的快速啟動。系統接種污泥來自某市工業區污水處理廠脫水后的剩余污泥,接種污泥含水率為百分之八十,接種污泥量4 t。投加污泥后,悶曝2d,污泥活性恢復后進入正式馴化階段。控制A 池DO 在0.3~0.5 mg/L,進水COD 500mg/L;開啟O池曝氣系統,控制O 池DO 在2~4 mg/L,逐步提高進水流量和進水濃度。其間,根據系統運行情況,在生化池中適當投加葡萄糖營養劑,以加快微生物的生長。同時,根據水質水量情況調節污泥回流量,并定期排放剩余污泥。調試期約為35d。
五、運行效果
完成馴化后,廢水處理系統進入穩定運行階段。為了檢測系統運行效果,在調節池、絮凝沉淀池出口、催化氧化塔出口和沉淀池出口設置取樣點進行監測,結果如表3 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