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業廢水處理技術及典型工藝流程分析(二 )
2022-04-20 來自: 環保水圈 瀏覽次數:144
三、制革行業廢水
1、特點
制革廢水是制革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通常動物皮用鹽腌或用水浸泡,使其膨潤,加石灰、去肉、脫堿,然后用丹寧或鉻,鞣制加脂軟化,染色加工制成皮革。制革廢水主要來源于準備、鞣制及染色工段,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類、懸浮物、硫化物、鉻及植物鞣劑等有毒、有害物質,生化需氧量高、毒性大。
2、組成
含硫廢水:指制革工藝中采用灰堿法脫毛是產生的浸灰廢液及相應的水洗工序廢水;
脫脂廢水:指在制革及毛皮加工脫脂工序中,采用表面活性劑對生皮油脂進行處理所形成的廢液及相應的水洗工序廢水。
含鉻廢水:指在鉻鞣及鉻復鞣工序中產生的廢鉻液及相應的水洗工序廢水。
綜合廢水:指制革及皮毛加工企業或集中加工區產生的與生產直接或間接的排往綜合廢水處理工程內的各種廢水的統稱(如生產工藝廢水、廠區生活污水等)。
3、處理技術
(1)單項處理技術
A、脫脂廢水
脫脂廢液中的油脂含量、CODcr和BOD5等污染指標很高。處理方法有酸提取法、離心分離法或溶劑萃取法。廣泛使用的是酸提取法,加H2SO4調pH值至3~4進行破乳,通人蒸汽加鹽攪拌,并在40~60 t下靜置2—3 h,油脂逐漸上浮形成油脂層。一般進水油的質量濃度為8—10g/L,出水油的質量濃度小于0.1 g/L?;厥蘸蟮挠椭浬疃燃庸まD化為混合脂肪酸可用于制皂。
B、浸灰脫毛廢水
浸灰脫毛廢水中含蛋白質、石灰、硫化鈉、固體懸浮物。處理方法有酸化法、化學沉淀法和氧化法。
生產中多采用酸化法,在負壓條件下,加H2SO4調pH值至4~4.5,產生H2S氣體,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硫化堿回用,廢水中析出的可溶性蛋白質經過濾、水洗、干燥變成產品。其成本低廉,生產操作簡單,易于控制,并縮短生產周期。
C、鉻鞣廢水
鉻鞣廢水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屬Ce3+,質量濃度約為3-4g/L,pH值呈弱酸性。處理方法有堿沉淀法和直接循環利用。國內制革廠采用堿沉淀法,將石灰、氫氧化鈉、氧化鎂等加入廢鉻液,反應、脫水得含鉻污泥,用硫酸溶解后可再回用到鞣制工段。
反應時pH值在8.2-8.5,溫度在40℃沉淀良好,堿沉淀劑以氧化鎂效果良好,鉻回收率高,出水鉻的質量濃度小于1 mg/L。但此法適用于大型制革廠,且回收鉻泥中的可溶性油脂、蛋白質等雜質會影響鞣制效果。
(2)綜合處理技術
A、預處理系統:
主要包括格柵、調節池、沉淀池、氣浮池等處理設施。制革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和懸浮固體濃度高,預處理系統就是用來調節水量、水質;去除SS、懸浮物;削減部分污染負荷,為后續生物處理創造良好條件。
B、生物處理系統:制革廢水的ρ(CODcr)一般為3000—4000 mg/L,ρ(BOD5)為1000—2000mg/L,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m(BOD5)/m(CODcr)值為0.3—0.6,適宜于進行生物處理。目前國內應用較多的有氧化溝、SBR和生物接觸氧化法,應用較少的是射流曝氣法、間歇式生物膜反應器(SBBR)、流化床和升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
4、典型工藝流程
四、焦化廢水
1、特點
焦化廢水是鋼鐵企業排出的主要廢水之一。焦化廢水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是一種典型的難降解有機廢水。常規的處理方法對其中的難降解化合物的去除率較低,以致出水COD和色度較高,不能達標。
2、組成
焦化廢水是煤制焦炭、煤氣凈化及焦化產品回收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焦化廢水主要包括煤氣的初冷階段煤氣冷凝水、煤氣終冷水、煤氣洗滌水和煤氣發生站的煤氣洗滌水、精苯分離水、氣柜廢水、焦爐水封水及其它場合產生的污水。
3、處理技術
物理處理法:吸附法、混凝和絮凝沉淀法、Fenton試劑法
生化處理法:A/O與A2/O法、SBR法、氧化溝技術
化學處理法:催化濕式氧化技術、臭氧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
4、典型工藝流程
五、電鍍廢水
1、特點
電鍍產生的廢水毒性大,對土壤,動植物生長均產生危害。因此要嚴格處理廢水達標排放,缺水地區推行廢水處理達標循環利用,從技術生產上講,由于電鍍生產過程和廢水處理過程須投加多種化學品。電鍍廢水處理后達到循環回用,回用水經脫鹽后才能回用于生產線用水,對環境含鹽總量不會削減,樹脂交換、反滲透工藝的濃縮液仍返回地面。
2、組成分類
根據重金屬廢水中所含重金屬元素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含鉻(Cr)廢水、含鎳(Ni)廢水、含鎘(Cd)廢水、含銅(Cu)廢水、含鋅(Zn)廢水、含金(Au)廢水、含銀(Ag)廢水等。
3、處理技術
氣浮法:氣浮法用于處理鍍鉻廢水的原理是:在酸性的條件下硫酸亞鐵和六價鉻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然后在堿性條件下產生絮凝體,在無數微細氣泡作用下使絮凝體浮出水面,使水質變清。
離子交換法:處理電鍍廢水和回收某些金屬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使某些鍍種的電鍍廢水達到閉路循環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采用離子交換法的投資費用很高,系統設計和操作管理較為復雜,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難以適應,往往由于維修、管理等不善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推廣應用上受到限制。
當前,國內對含鉻、含鎳等電鍍廢水采用離子交換法處理較為普遍,在設計、運行和管理上已有較為成熟的經驗。經處理后水能達到排放標準,且出水水質較好,一般能循環使用。樹脂交換吸附飽和后的再生洗脫液經電鍍工藝成分調整和凈化后能回用于鍍槽,基本實現閉路循環。另外,離子交換法也可用于處理含銅、含鋅、含金等廢水。
電解法:電解法處理電鍍廢水一般用于中、小型廠,其主要特點是不需投加處理藥劑,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占生產場地少,同時由于回收的金屬純度高,用于回收貴重金屬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但當處理水量較大時,電解法的耗電較大,消耗的鐵板量也較大,同時分離出來的污泥與化學處理法一樣不易處置,所以已較少采用。
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一種不溶于水而能溶解水中某種物質(稱溶質或萃取物)的溶劑投加入廢水中,使溶質充分溶解在溶劑內,從而從廢水中分離除去或回收某種物質的方法。萃取操作過程包括混合、分離和回收三個主要工序。
4、典型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