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行業廢水處理技術及典型工藝流程分析(三 )
2022-04-21 來自: 環保水圈 瀏覽次數:378
六、冶金廢水
1、特點
污酸廢水酸性很強,中和去除氟化物后,廢水的鹽份累增,硬度高,pH值上升為9-11。廢水中含有鋅、銅、鉛、鎘、砷、鎳等金屬離子,還有氟化物、硝酸鹽、有機物、膠體顆粒等污染物。原水如果直接進入膜系統,會造成膜產水少,易堵塞,需進行軟化處理后,再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和COD,經過膜深度處理系統后產水回用。
2、組成
按廢水來源和特點分類,主要有冷卻水、酸洗廢水、洗滌廢水(除塵、煤氣或煙氣)、沖渣廢水、煉焦廢水以及由生產中凝結、分離或溢出的廢水等。
3、處理技術
酸洗廢水的處理:少量酸洗廢水,可進行中和處理并回收鐵鹽;較大量的則可用冷凍法、噴霧燃燒法、隔膜滲析法等方法回收酸和鐵鹽或分離回收氧化鐵。若采用中性電解工藝除氧化鐵皮,就不會出酸洗廢水。但電解液須經過濾或磁分離法處理,才能循環使用。
冷卻水的處理:處理方法是先經粗顆粒沉淀池或水力旋流器,除去粒度在100微米以上的顆粒,然后把廢水送入沉淀,除去懸浮顆粒;為提高沉淀效果,可投加混凝劑和助凝劑聚丙烯酰胺;水中浮油可用刮板清除。廢水經凈化和降溫后可循環使用。冷軋車間的直接冷卻水,含有乳化油,先用化學混凝法、加熱法或調節pH值等方法,破壞乳化油,然后進行上浮分離,或直接用超過濾法分離。所收集的廢油可以再生,作燃料用。
洗滌水的處理:廢水中的可用氯、漂白粉或臭氧等把氧化為氰酸鹽,也可投加硫酸亞鐵,還可用塔式生物濾池或曝氣池等進行生物處理。高爐煤氣洗滌水水量大,用上述方法處理不經濟,因此,大多是用沉淀池澄清廢水,循環使用。
有色冶金廢水的處理:治理措施是:加強生產管理,減少廢水量,回收有用金屬。通常采用的處理方法是石灰中和法,主要是控制廢水的pH值,使重金屬離子變成氫氧化物沉淀下來;或采用硫化法,向廢水中通入硫化氫,使重金屬離子變成重金屬硫化物后加以提??;砷和氟等有害物質可與鈣離子生成難溶的化合物而沉淀分離出來。此外,還可以采用離子交換法、浮選法、反滲透法、隔膜電解法等回收有用金屬,凈化廢水。
4、典型處理工藝
七、印染廢水
1、特點
印染廢水是加工棉、麻、化學纖維及其混紡產品為主的印染廠排出的廢水。印染廢水水量較大,每印染加工1噸紡織品耗水100~200噸,其中大部分成為廢水。
紡織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砂類物質、無機鹽等。
2、處理技術
印染廢水的常用處理方法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與生物法三類。物理法主要有格柵與篩網、調節、沉淀、氣浮、過濾、膜技術等,化學法有中和、混凝、電解、氧化、吸附、消毒等,生物法有厭氧生物法、好氧生物法、兼氧生物法。
3、典型處理工藝
八、食品加工廢水
1、特點
(1)生產隨季節變化,廢水水質水量也隨季節變化;
(2)廢水量大小不一,食品工業從家庭工業的小規模到各種大型工廠,產品品種繁多,其原料、工藝、規模等差別很大,廢水量從數m³/d到數千m³/d不等;
食品工業廢水中可降解成分多,對于一般食品工業,由于原料來源于自然界有機物質,其廢水中的成分也以自然有機物質為主,不含有毒物質,故可生物降解性好,其BOD5/COD高達0.84;
(3)高濃度廢水多;
(4)廢水中含各種微生物,包含致病微生物,廢水易腐敗發臭;
(5)廢水中氮、磷含量高。
2、處理技術
物理處理法:用于食品工業污水處理的物理處理法有篩濾、撇除、調節、沉淀、氣浮、離心分離、過濾、微濾等。前五種工藝多用于預處理或一 級處理,后三種主要用于深度處理。
化學處理法:用于食品工業污水的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混凝、電解、氧化還原、離子交換、膜分離法等。
生物處理法:在食品加工廢水處理中,生物處理工藝可分為好氧工藝、厭氧工藝、穩定塘、土地處理以及由上述工藝的結合而形成的各種各樣的組合工藝。食品污水是有機污水,生物法是主要的二級處理工藝,目的在于降解COD、BOD5。
好氧生物處理工藝根據所利用的微生物的生長形式分為活性污泥工藝和膜法工藝。前者包括傳統活性污泥法、階段曝氣法、生物吸附法、完全混合法、延時曝氣法、氧化溝、間歇活性污泥法(SBR)等。后者包括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活性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法、好氧流化床等。一般好氧處理對低濃度污水效果較好。
厭氧生物處理工藝適用于食品加工廢水處理,主要原因是污水中含易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物。此外,厭氧處理動力消耗低,產生的沼氣可作為能源,生成的剩余污泥量少,厭氧處理系統全部密閉,利于改善環境衛生,可以季節性或間歇性運轉,污泥可長期儲存。
3、典型處理工藝